-- 寿山石文化核心:人文 --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闲间自述》诗中有“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此句,常被后人传诵用来形容石头的“可人”。我以为鲜花、美石作为自然物都不会开口的,它的“可人”,全赖于友人去发现、去解读、去宣扬。梅花如此,牡丹如此、寿山石亦然。所以人文成为石寿山石文化的核心和内涵。
寿山石不单品格高雅,而且平易近人,贵者价逾金玉,廉者唾手可得。既可以供奉帝王,又能够亲近百姓,具备“上伴君王、下亲庶民”的特质。文人在其中起到了重要桥梁作用,功不可没。假如没有文人的参与,寿山石只是一种矿石,充其量用作工业材料,永远成不了“寿山石文化”。
方宗珪教授为我们列举从迄今可以找到有关寿山石最早的文献记载的南宋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寿山石文人文化,验证寿山石文化的文人内涵。
-- 寿山石文化推广:市场 --
寿山石文化的推广,自古以来市场运作一直在其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是因为作为载体的寿山石属性所决定的。寿山石从矿石的开采、加工雕刻刀成品销售,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产业链,而在这流通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必须依靠市场来完成。
由于历史的原因,史料对寿山石市场的状况记述很少,难以窥视全貌。但方宗珪教授遍访史料仍然找到了寿山石市场的历史脉络,并向学员们介绍通过多年在国内外各大都市推广寿山石文化的实践。寿山石同仁总结出一套“出版与展览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可观性与可读性的相融”这种著书立说、演说讲学和举办展览三种方式结合推广寿山石文化的新模式。
目前,在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下,寿山石市场也和其他高端艺术品一样,受到很大的冲击,“我以为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他的魅力是永恒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诸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波浪式状态,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从自身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教训,深层次发掘文化内涵,调整方向,使之适应时代需要,去迎接新的挑战。市场有热有淡,寿山石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是永久的价值。”方宗珪教授如是说。
寿山石文化研究专家 方宗珪先生,字方石,号阿季。1942年2月出生于福建福州,擅书画,精雕艺,致力寿山石文化研究50余载。历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印石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和中国文联民协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等职。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获“特级名艺人”、“福建省工艺美术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出版有《寿山石志》《寿山石全书》《寿山石文化丛书》和日文版《寿山印石研究集粹》等专著十多部。
(根据方宗珪教授演讲稿整理编辑,内容有删节)